虹观特刊 | 我的老师,人大的网红
发布日期:2017-02-20 阅读量:5332
我的老师 ,集诙谐幽默智慧于一身。
时而可爱动人...
时而美如画...
时而英姿飒爽...
时而扮酷耍帅...
时而天真烂漫...
时而狂拽酷炫...
假装能劈一字腿...
假装在电脑桌面里...
假装可以爬楼梯...
假装有天使之翼可以飞翔...
假装在湖边戏水...
嬉戏过后,做个安静的美男子...
只是为了拍照而已 ...
和友人的合照..
和学生们的合照...
这就是我的网红老师,睿智诙趣。当然,他更是一位很有故事的老师。
顾海老师1959年11月生,江苏省响水县人。
1976年毕业于响水县中学,后下乡到响水县六套乡务农。
1977年恢复高考后成为首届大学生。
在1982年1月获黑龙江商学院经济学学士学位,1985年5月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经济学硕士学位。
1990年与1994年分别破格晋升为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教授(二级),之后破格成为博士生导师。
顾老师被誉为经济学界的一匹“黑马”,自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被称为“非主流学者”。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校务委员等。
目前,老师除了发表诸多著作论文外,还以“顾海兵~乱诗”为名,在博客等网媒以“每天一首打油诗,我写我诗故我在”的怡然洒脱之态,陆续发表了约2500篇打油诗,其诗的内容选题范围极广,从政治经济到日常生活。
老师的作品字里行间,无一不闪烁着其睿智的思想亮光,让人思来深刻。尤其是,在这浮躁的时代里,老师那份难觅的真情,更是让人为之感动。也正因为如此,老师的作品备受广大读者青睐,我的老师,已然成为人大网红啦。
所谓“文如其人”,从“非主流学者”顾老师的诗文,及其待人接物,为人处世中,不难发现,他具有以下三大特点。
特点一:只祝福,不攀附。
顾老师的同学中有现山东省长郭树清,弟子中有教授、处长、师职,但是他从来只是送出自己由衷的祝福,从不攀附。
特点二:关心学生,受学生爱戴。
非主流中代表行为就是关心学生,学生也十分爱戴这位睿智有趣的老师。
无论地位高低,无论富贵贫穷,无论得意失意,顾老师都给予对方最高的尊重,待人总是彬彬有礼。
恢复高考40年:感恩和痛苦——二0一七很特殊,恢复高考四十年。
回忆一九七七年,小平先生做决策,废除推荐上大学,恢复高考选人才。高考中断十一年,七七考生多如毛,据说接近六百万,二十多万被录取,其中本科更是少。
那年本人十八岁,上山下乡刚一年,由于一直爱学习,尤其政治很关注,加之报考出差错,原报理科变文科,数学反而有优势,最后幸运被录取,离开苏北响水县,来到冰城哈尔滨,黑龙江商学院也,后来毕业再考试,进入中国社科院,继续攻读硕士生,毕业以后进人大,中国人民大学也,一直从教至今天。
作为首届高考生,当然感恩邓小平,感恩改革和开放,感恩统考这把尺。然而环境在改变,经济制度在质变,计划经济搞集权,转向市场搞分权,由此统一高考制,必须与时而俱进。
计划经济体制下,废除推荐上大学,改为统考上大学,必须承认是进步。然而市场体制下,继续统考上大学,继续一考定终身,显然已经不合适,教授学生均痛苦,均带镣铐在跳舞,创新之根被拔除。
既然大学是法人,大学教授要治学,不是官场附属物,应该拥有选人权,应该拥有考试权,应该有权定标准。高考至少分两段:首先统考可保留,统考更多是会考,测定基础性知识,答案大体有标准;然后大学自主考,答案不必有标准,测定潜在性能力,教授参与招学生。甚至可增第三段,学院可以再考试。
每天一首打酱油,我写我诗故我在。
我们这些教授们,作为培养人的人,没有招录考生权,如此制度怎正常?抬头看看奥运会,又有哪个获奖者,来自一考定终身?又有哪个获奖者,不是教练所选择?比如郎平和女排。
所谓教授搞腐败,总体而言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