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首张私募适当性罚单,看私募3大自查重点!
发布日期:2017-11-03 阅读量:7122
2017年10月25日,广西证监局对“雀昂德资产”开出“罚单”。
被广西证监局采取行政监管措施的不合规行为:
1. 未建立完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
2. 未严格落实投资者风险评估
3. 未建立健全相关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等制度
4. 未按要求落实信息披露
5. 未按规定留存资料
其中,处罚中的首条内容,是根据《适当性办法》出具的。这也是自7月15日适当性办法正式实施以来,以其作为法规依据的第一张罚单。
从该行政监管措施处罚书可看出,其是因触犯《适当性办法》第二十九条而被罚:
第二十九条 经营机构应当制定适当性内部管理制度,明确投资者分类、产品或者服务分级、适当性匹配的具体依据、方法、流程等,严格按照内部管理制度进行分类、分级,定期汇总分类、分级结果,并对每名投资者提出匹配意见。
经营机构应当制定并严格落实与适当性内部管理有关的限制不匹配销售行为、客户回访检查、评估与销售隔离等风控制度,以及培训考核、执业规范、监督问责等制度机制,不得采取鼓励不适当销售的考核激励措施,确保从业人员切实履行适当性义务。
分析:先对处罚依据《适当性办法》第二十九条进行如下简要的解读。
第一款解读,落实适当性的自查重点是“人产品匹配”+“数据库”
人:投资者分类
产品:产品或者服务分级
匹配:适当性匹配的具体依据、方法、流程等
数据库:定期汇总分类、分级结果
第二款解读,落实适当性的自查重点是“风控制度/制度机制”
风控制度:与适当性内部管理有关的限制不匹配销售行为等
制度机制:培训考核、执业规范、监督问责等
该处罚依据《办法》第二十九条 经营机构应当制定适当性内部管理制度,明确投资者分类、产品或者服务分级、适当性匹配的具体依据、方法、流程等。简言之,是否落实了“人产品匹配”是私募适当性自查的重点。
而其中的“产品评级”是最重要的,也最难落实的,主要原因如下:
专业性极强
根据基金估值政策、程序和定价模式、杠杆运用情况等风险因素,确定各项评估因素的分值和权重,需要评级专家严把质量关
考量维度极多
从私募金管理人、基金产品、审慎评估等四大方面,超过30个考量维度。
难以建立评级体系
私募要按第二十九条,定期汇总分类、分级结果,并对每名投资者提出匹配意见。那么,私募必然要建立一个投资者评估数据库。所以,此项是私募适当性自查的重点。
事实上,根据《办法》第十三条要求,经营机构应当建立投资者评估数据库;《指引》第三十三条要求,募集机构应当建立投资者评估数据库。这些要求是参照公募和代销机构的要求。
然而,由于数据库自建耗时、耗人、耗钱,目前私募不少在使用Excel代替。殊不知,这将存在很多合规风险,比如一张张Excel无法满足法规对数据库以下要求:
1. 及时有效性
及时有效地查询自身的风险等级及相关信息,有效及时提交投资者的信息变动情况;Excel做不到
2. 动态管理
要通过数据库实现对投资者风险动态管理、类型转化、更新匹配关系等;Excel做不到
3.完善留痕
数据增删更改记录留痕;Excel做不到
4. 数据安全
数据库有效防范数据内部盗取和外部攻击;Excel做不到
按照《办法》第二十九条第二款,经营机构应当制定并严格落实与适当性内部管理有关的限制不匹配销售行为、客户回访检查、评估与销售隔离等风控制度,以及培训考核、执业规范、监督问责等制度机制。
其实,本条自查时,最重要的不是整合所有制度模板,而是如何完美、精准地嵌入到合规募集的流程中。
对此,建议私募机构可参考“7步适当性合规流程”,并结合售前、售中、售后三大销售环节,对应将嵌入制度和业务模板,建立起全套制度建设,如下:
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整个流程采用人工操作,将会产生两大影响:
一是工作效率低
二是过多人工干扰导致流程存在合规风险
私募独立第三方持牌专业基金服务商海峰科技,重磅推出以“适当性办法”为核心的合规工具——“峰规”!
“峰规”是针对适当性办法,将“适当性小自查”和“募集宝”有机结合的金融创新产品,助力私募用技术解决适当性合规难题!
号外!
“募集宝”的产品评级功能——
“峰评浪静”正式上线,免费使用啦!!!
“峰评浪静”,一经推出
好评如潮,私募奔走相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