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峰解读】监管检查风暴来袭之“河南站”
发布日期:2016-08-25 阅读量:4458
一、河南证监局辖区的情况一览:
2016年7月20日,河南证监局对4家私募基金公司发出“实施责令改正措施的决定”即河南证监局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2016〕13号、14号、15号和16号”,四家公司分别为河南农开产业基金投资有限公司、河南省国控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河南伊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郑州民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截至2016年8月19日,根据海峰数据统计如下:
根据河南证监局披露数据,2015年底登记私募基金机构136家,管理基金实缴规模38.96亿元。2016年8月19日,根据海峰数据管辖区域内私募管理人数量178家,管理规模235.26亿元,“问题”私募的比例在规模上占到2%。
二、年初部署专项计划,年中交答卷
根据河南证监局2015年辖区证券期货监管工作总结和2016年重点工作安排。
·
“坚持问题和风险导向与随机抽查相结合、专项核查与全面检查相结合,加大现场检查力度,健全辖区私募基金应急处置机制”
·
·
“会同省有关部门研究推动依法备案的私募机构集聚,壮大辖区私募基金行业。加强双向沟通交流,督促证券期货基金机构强化社会责任意识”
·
·
“按照随机抽查检查对象、随机抽取检查人员、检查结果公开的“两随机、一公开”制度,定期开展上市公司、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和私募基金管理机构等常规性检查”
·
·
“加强对辖区私募基金市场监测,严查私募基金管理人变相公募、违反职业道德和投资者适当性管理要求等违法违规行为”
·
三、主要问题分类
(一)登记备案
1.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
·
部分登记信息更新不及时,未按照规定报送重大事项变更情况
·
·
在中国基金业协会登记的部分信息不完整
·
·
在中国基金业协会登记的信息不真实
·
2.产品备案
·
私募基金产品备案信息不准确
·
(二)募集过程
·
未对私募基金产品进行风险评级
·
·
是公司合格投资者管理未落实到位
·
(三)投资过程
·
未记录和保存私募基金投资决策相关资料
·
四、具体案例分析:
1.河南农开产业基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根据官方网站采集)
基本情况:
河南农开产业基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主要从事非证券类股权投资业务及其相关咨询服务,主要投资河南省内或与河南相关的具有高成长性的优秀企业和政府支持发展的其它领域的企业;受托管理省财政参股资金,服务省内实体企业。
截止2015年10月,公司资产总额11.8亿元。投资管理各类基金共18支,基金总规模128.2亿元。包括国家新兴产业创投基金8支;省股权引导基金4支;国家种业创新基金1支;省级财政涉企资金改革类基金3支。河南省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股权投资基金1支,总规模3亿元;自有资金投资基金1支(河南农业开发产业投资基金)。
股东背景:
独资股东为河南省农业综合开发公司,成立于1992年,是河南省人民政府授权经营的国有独资农业政策性投资机构,是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独立法人。省政府委托省财政厅代管、履行政府出资人职责,全额出资。截止2014年末,公司注册资本10.5亿元,资产总额133.01亿元,净资产53.3亿元。作为服务省财政涉农经营性资金使用方式改革的平台、对接中央和市县农业投融资机构实现上下联动的平台、以市场化手段引导社会资本服务现代农业的平台,省农开公司拥有丰富的各种渠道资源是农开基金公司的强大后盾和支撑。省农开公司本部控股子公司9家,参股企业近70家(其中上市公司7家),在项目储备、资金募集、业务协作、政策研究、政府对接、人才交流、公司管理等各方面对农开基金公司提供全方位支持。
主要问题:
1)私募基金管理人部分登记信息更新不及时;
2)未按照规定报送重大事项变更情况;
3)私募基金产品备案信息不准确。
2、河南省国控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基本情况:
河南省国控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10月31日,已实缴注册资本1000万元。其主要从事管理或受托管理非证券类股权投资及相关咨询服务。是河南省国有资产控股运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河南国控集团)的全资子公司,河南省国控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是宋绍贤,也是河南国控集团的副总经理。最值得注意的是,其股东河南国控集团是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并出资设立的国有独资公司,省政府国资委受河南省人民政府委托,履行出资人职责,于2009年12月25日注册成立,注册资本10亿元,下属全资、控股及参股二级子企业13家,在岗职工约7000人。河南国控集团作为省级综合性资产经营公司,具有企业重组、债务处置、股权管理三大职能。2015年曾被工商登记列为异常,原因为“2014年度,未依照《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第八条规定的期限公示年度报告的”,后于2016年1月28日移出。
产品情况:
目前在协会备案的存续产品有两个: 嘉兴国控弘力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嘉兴国控瑞度贰期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其管理基金的主要类别为股权投资基金在本次专项检查中,私募管理人由于未对私募基金产品进行风险评级被开“罚单”。
3、河南伊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基本情况:
根据工商登记的信息,河南伊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2月23日,已实缴注册资本1,001万元。其主要从事投资管理及投资咨询(专营除外)、管理或受托管理非证券类股权投资及相关咨询服务。股东为自然人陶秋颖和许传华。 法人为许传华,履历中曾就职长城证券。
产品情况:
目前存续两个基金产品:特洛伊1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硕稳1号私募基金,其管理基金的主要类别为证券投资基金。在收集查找信息中发现,其公司并没有网站,也没有微信公众号。从管理资产规模,规模上看,在基金业协会备案公示信息显示,员工人数仅有10人。
主要问题:
1)私募基金管理人在中国基金业协会登记的部分信息不完整;
2)未记录和保存私募基金投资决策相关资料;
3)未对私募基金产品进行风险评级。
4、郑州民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基本情况:
根据工商登记数据,郑州民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民安资产于2014年8月由郑州市工商局核准成立,注册资金一亿元,实缴资金为0元。股东翟华丽和杨从斌。法人为李未蕾,曾在国都证券公司工作近6年时间。2015年7月份经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备案获得私募基金管理人资格。主要经营企业投资管理、企业资产管理、企业管理咨询等业务。
该公司在2015年曾被列入企业经营异常名录,后又移出异常。通过登记的住所或者经营场所无法联系;未依照《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第八条规定的期限公示年度报告
截至2016年投资管理各类基金共3只。
·
民安汇利丰2号证券投资基金,投资上海和深圳交易所产品,托管人中信证券;
·
·
汇利丰3号契约型证券基金, 投资领域期货期权等衍生品;无托管;
·
·
民安聚慧1号专项资管计划,投资期货和现金,托管人中信证券;
·
被查处的问题:
1)私募基金管理人在中国基金业协会登记的信息不真实;
2)未记录和保存私募基金投资决策相关资料;
3)未对私募基金产品进行风险评级;
4)公司合格投资者管理未落实到位。
海峰总结:
第一, 从河南这四家机构公示的查处信息可见,一半以上的查处机构都是由于登记备案存在问题而被开“罚单”,如信息更新不准确、不及时、不完整等。
第二,募集行为合规性问题,侧重于是否存在风险评级和资料保存体系的问题。
第三,从被查处的机构来看,证监局在这次检查中,不管规模大小,不管是国资系,还是民营系,对存在合规问题都开出“罚单”,责令整改。